- 注册时间
- 2004-4-12
- 最后登录
- 2019-7-20
⑤进阶
- 积分
- 569
|

楼主 |
发表于 2004-11-3 19:42:10
|
显示全部楼层
棍
棍(图1),是把坚硬木棒削圆而成的一种简单的打兵器。长度因其流派和使用者的不同而异。长的,要算太极拳的太极大杆(约3m),是用双手使用的棍,短棍有鞭杆,长约1.1-1.4m,分单棍和双棍两种用法。
棍的制作材料,除木棍外,也有用铁做的铁棍。虽然不能象刀剑那样用棍劈砍敌人,但因其长而重,所以有相当大的威力。
棍比矛、枪这类长兵器的柄粗而坚硬,所以不象长兵器那样,容易被倭刀之类的锐器砍断。由于棍本身就是一根棒状打兵器,它不同于以锐尖为主要攻击手段的矛和枪,所以,即使被砍断,仍然可以继续作战,而威力不减。
棍,虽是一种没有经过特殊加工的简单棍棒,但是靠使用者精湛的技法和集聚,作为宜攻宜守的有力兵器,它得到很高的评价。
历史与发展
人类最早使用的古代武器,就是棍棒,这是一种不经过任何加工的简单棍棒。为了提高使用性能,不久就出现了经过加工的棍,称之为“殳”,为“五兵”之一,是最简单的兵器。棍作为实战中的兵器历史并不长,在汉代,把它作为仪仗用装饰品来使用。相传,那时就有称之为执金吾这样一种专门负责维持首都治安的官职。因为这种官吏手持棍状的镀金铜棒,这就是执金吾官名的由来。由此可见,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,棍棒也是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被使用着。
从汉代到唐朝,把经过削加工的棍棒称之位白棓。把它作为兵器使用的有名例子,在葛洪的《抱朴子》书中就可以看到。书中说,在三国时代吴将贺齐讨伐山贼的时候,有一个山贼不使用带铁刃兵器而使用秘术,但是贺齐军队却打不过他。后来,贺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,于是他就制作了一根没有锋刃的棍棒,来攻击山贼,终于平定了山贼之乱。
到了宋代,为了抗击装甲骑兵,打兵器开始被广泛使用,而且种类很多。不仅经过加工的强化棍棒,就连最简单的一般棍棒,也作为兵器用到了战场上。在宋代的《武经总要》中,汇总了几乎所有类型的棍棒。在未经加工的简单棍棒之中,有细长的杆棒,还有稍微粗一点的白棒。
在明代,称做杆或这种细长的棍棒叫做棍。在这个时期,棍法发展很快,并形成了实用而精练的技法和套路,从而迎来了棍的最盛期。对此作出很大贡献的是征战在讨伐倭寇战场上的俞大猷(1503-1580)。他写的《剑经》,就是他留给后代人的一本有关棍法的名著,精练地总结和介绍了少林寺的实用棍术。抗倭英雄戚继光对俞大猷的棍法给予了很高评价,并把许多棍法用以训练管兵。此外,程宗猷也是明代一位造诣很深的棍法研究者。他曾在少林寺学习棍法,《少林棍法阐宗》是他的代表作。
●少林寺与棍
提起少林寺,许多人就会想到拳法。当然,拳法在少林派武术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,但是名震天下的少林武术,还要算棍法。棍已成为少林派的代名词,如同峨嵋派的枪、武当派的剑一样,已成为代表流派的一种兵器。
少林寺棍法的始祖,应该是元代至正年间(1341-1367)在少林寺的紧那罗和尚。相传,在元朝末年的某一天,少林寺遭到红巾军的攻击。有一个和尚手持做饭用的烧火棍,面对强敌,舞棍如风,变化莫测,打退了众多的红巾军。为颂扬建立了功绩的这种棍子,少林烧火棍从此名扬天下,成为佳话流传下来。
此后,大约又过了二百年,俞大猷来到少林寺,不仅使少林寺棍法的套路面目一新,而且更加适用于实战。俞大猷把自己多年研究出来的实战棍法传授给少林寺,极大地发展了少林寺的棍法。在俞大猷指教过的少林寺僧侣中,许多人都参加过抗击倭寇的战斗。他们手使18kg重的铁棍,威力无比,令倭寇闻风丧胆。从此,少林武术(尤其是棍法)名扬天下。
古典小说《西游记》孙悟空用的如意金箍棒就是棍这种打击兵器的典型代表。这是一根两端嵌有金箍一万三千五百斤(约6.7吨)的乌黑铁棍.金箍棒可长可短,不用的时候,可变成珍一样大小,收进孙悟空的耳朵里。相传,这根金箍棒是夏代禹王治水时,量测大河、大海深度使用的。后来,成为东海龙王敖广用来镇海的宝物收藏于龙宫。孙悟空得此金箍棒也是天意。孙悟空为寻找适合自己的兵器,来访龙宫。也许是为了祝贺和自己真正的主人相遇,金箍棒光芒四射,瑞气弥空。这跟金箍棒原本不是兵器,象这样大的重量,只有神仙才能使用。真要是把金箍棒作为兵器兵器来用,是没有任何普通兵器敢和他正面交锋的。在和天兵天将战斗中,孙悟空手舞金箍棒,打败了十万天兵天将。至今,武术界还保留着猴棍、齐天大圣棍这些效仿孙悟空棍法的套路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