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想森林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12
返回列表 发新帖
楼主: ccr200220

中国的瑰宝,中国古典文化杂乱贴。

[复制链接]

15

主题

94

帖子

926

积分

⑤进阶

积分
926
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10-16 16:54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我国历史上,写诗、填词、作曲,在一定时期内大体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用韵标准,这就是各种韵书。但在隋代以前,还没有这种韵书。从隋代陆法言开始,以四声分为二百零六韵,编为《切韵》一书,便成为千古韵书之祖。在清代以前,都认为《切韵》是二百零六韵。近几十年来,发现几本唐写本的韵书,从而考定《切韵》为一百九十三韵:平声五十四韵,上声五十一韵,去声五十六韵,入声三十二韵。然而《切韵》久佚。继《切韵》之后,唐代孙 ?编撰《唐韵》,宋代陈彭年等编撰《广韵》,宋代丁度等编撰《集韵》。

韵分得太细,写诗很受拘束。唐初许敬宗等人奏议,把二百零六韵中邻近的韵合并起来使用。南宋时,江北平水人刘渊编写了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》,将二百零六韵合并为一百零七韵。因刘渊是平水人,后人则将其称为“平水韵”。但是,刘渊的平水韵也已佚失。在平水韵佚失之前,金代王文郁编写了《平水新刊韵略》一书,又把平水韵的一百零七韵改并为一百零六韵。这就是后来通行的“平水韵”。清代将平水韵改称为“佩文诗韵”,也是一百零六韵。王力先生曾指出,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,所以,唐人用韵,实际上用的是平水韵。按这个观点,象清代的《佩文韵府》、《诗韵集成》、《诗韵合璧》等韵书,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,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诗的用韵,这是有道理的。

平水韵的一百零六韵中,分为平声三十韵,其中上平声十五韵,下平声十五韵。所谓上平声、下平声,也就是平声上卷、平声下卷的意思,因为平声字多,就分为两部分,没有别的意思。除了平声之外,还有上声二十九韵,去声三十韵,入声十七韵。

平水韵一百零六韵如下:

上平声十五韵:

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

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

下平声十五韵:

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

上声二十九韵:

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 ? 八荠 九蟹 十贿 十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七 ?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俭 二十九 ?

去声三十韵:

一送 二宋 三绛 四 ?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 ? 二十二 ?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

入声十七韵: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
最平凡的事往往是奇迹的开端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幻想森林

GMT+8, 2025-5-13 10:39 , Processed in 0.010185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